當 SEO 開始失效:使用者如何轉向 AI 搜尋的行為轉變與內容策略
- Bless Liao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引言:從點擊率滑落到語意搜尋崛起
在過去十多年,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是網路內容曝光與導流的主流策略。不論是電商網站、B2B 技術部落格,或是健康與旅遊平台,只要能搶占搜尋引擎首頁位置,就代表著穩定的流量來源。然而,這一切正逐漸改變。
許多內容經營者會有類似的疑惑:為何我的網站排名還在,卻沒人點?明明已經做足關鍵字優化與內部連結,流量卻逐年下滑?背後的關鍵之一,在於搜尋行為的根本改變——使用者從傳統的搜尋引擎,開始轉向 ChatGPT、Perplexity 等 AI 工具,以「提問」而非「關鍵字」方式尋求解答。
這篇文章將系統性說明這股趨勢,並提供一套新思維:從 SEO 邁向 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,讓你的內容更容易被 AI 理解、召回與引用。
使用者焦慮的起點:SEO 效果正在退潮
從數據來看,這不只是個人感受。根據 Gartner 的預測,至 2026 年,來自搜尋引擎的流量將下降 25%;而美國已有超過 58% 的搜尋是「零點擊」,即使用者看到 AI 給的摘要後,就不再點擊任何連結。
內容創作者與品牌主的第一反應常是質疑自己:「我的內容哪裡寫錯了?」但實際上,可能不是內容有問題,而是資訊取得的機制改變了。今天的使用者更習慣在 ChatGPT 問:「哪一套 CRM 最適合小型電商?」而不是在 Google 搜「CRM 軟體推薦」。
這讓 SEO 的技術手法,如關鍵字密度、內外部連結、結構化資料標記,逐漸失去主導性。創作者需要思考的,不只是「怎麼被找得到」,而是「怎麼讓 AI 願意引用我」。
搜尋平台的權力轉移:Google 不再是唯一入口
搜尋行為的重組並非突變,而是一個漸進過程。當 ChatGPT 可以即時整理 5 篇文章的重點給你聽,當 Perplexity 可以摘要最新研究並給你出處,使用者對「瀏覽一堆搜尋結果頁」的耐性就快速消失。
AI 工具正在重新定義搜尋的體驗與節奏。使用者不再單純輸入關鍵字,而是輸入問題,期待得到整合過的答案。這也代表,未來內容若要被看見,不再只靠 SEO 的技術邏輯,而要符合語意解構的規則。
使用者會問什麼?如何設計「能被回答」的內容
從實際語句觀察來看,無論在 Google 還是 ChatGPT 上,使用者的提問越來越語意化:
「SEO 沒效怎麼辦?」
「ChatGPT 的資料來源怎麼選的?」
「我要怎麼寫文章讓你引用我?」
這些提問背後的本質是:使用者不只想知道「是什麼」,而是「如何做」。因此,GEO 寫作不只是換個寫法,而是從問題導向、語意導向出發,重構內容的入口與邏輯。
實務對照:SEO 寫法 vs GEO 寫法
以「什麼是 SEO?」為例,傳統寫法可能是:
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是指一套透過技術與內容優化,使網站在搜尋引擎中排名更前的方法。
而 GEO 寫法則可能是:
「你可能在想,SEO 是什麼?簡單說,它是一種讓搜尋引擎讀懂你內容、並在適當時候推薦出去的策略。要做好 SEO,標題要清楚,段落要有邏輯,還要考慮使用者可能怎麼問。」
前者強調知識陳述,後者強調語境互動。GEO 更像「對人說話」與「對 AI 解釋」的融合體。
GEO 四大實作原則
語意錨定:每一段落都應有主題句,協助 AI 理解此段落在討論什麼問題。
模組結構:使用 FAQ、條列、步驟說明等方式,讓 AI 能快速拆解內容並引用部分文字。
語境提示:加入使用者語境的標示,如「針對 SaaS 行銷」、「對中小企業來說」等,幫助模型對應目標族群。
對話風格:以第二人稱、問題句開場,自然嵌入搜尋語氣與提問邏輯,貼近 AI 對話訓練語料。
延伸應用場景:不同產業如何實踐 GEO 寫作
B2B SaaS 行銷內容 GEO 案例: 潛在客戶常不再搜尋「CRM 軟體推薦」,而是問:「哪一款 CRM 最適合電商?」因此內容應轉向如:「如何選擇適合跨境電商的 CRM 工具?」
GEO 化:如何為跨境電商選擇適合的 CRM 工具?(搭配 FAQ 結構)
教育領域 GEO 案例: 教師會問:「哪幾種 AI 工具適合輔助備課?」因此教學文章可寫為:「5 種協助國文教學的 AI 工具比較」
GEO 化:教師如何用 ChatGPT 設計互動式地理課?(搭配案例說明)
金融產業 GEO 案例: 使用者不再輸入「ETF 基金比較」,而是問:「30 歲適合什麼樣的退休投資組合?」創作者可將內容改寫為:「30 歲族群的三種退休理財策略分析」
GEO 化:30 歲新鮮人適合哪些退休投資配置?(語境標示+問答模組)
旅遊內容 GEO 案例: 搜尋語句從「巴黎行程推薦」轉為:「巴黎 3 天自由行如何安排不踩雷?」內容應以 Q&A 或行程腳本形式重組。
GEO 化:巴黎自由行怎麼安排不踩雷?(以 Q&A 流程呈現)
醫療健康 GEO 案例: 過去搜尋為「胃痛原因」,現在更常問:「早上空腹胃痛是什麼原因?」內容可轉為:「常見早上胃痛的 4 種可能原因與應對方式」
GEO 化:早上空腹會胃痛,可能是哪幾種原因?(搭配生活情境與應對建議)
結語:寫得「對」,才會被看見
SEO 並未消亡,但若不搭配 GEO 思維,內容將很難在生成式 AI 主導的搜尋環境中脫穎而出。
面對新的搜尋邏輯與語意機制,創作者應積極轉向「可被理解、可被重組、可被引用」的寫作策略。換言之,未來不是只有寫給人看,也必須寫給 AI 懂。掌握 GEO,將是下一波內容能見度與影響力的關鍵門票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