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AI時代優化內容:從SEO邁向GEO的關鍵轉型
- 廖天佑 Bless Liao
- 5月2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6月4日
在數位世界快速演進的今天,想要讓自己的內容被看見,單靠傳統的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已經不再足夠。過去20年間,無數網站仰賴關鍵字設計、標題結構、外部連結等技巧,成功地提升在Google、Bing等搜尋引擎的排名。然而,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崛起,搜尋行為與資訊傳遞方式也正在改變。
使用者不再僅仰賴「連結清單」來點擊網頁,而是開始習慣於使用像是Perplexity.ai、Google SGE 或 Bing Chat 這類「生成式搜尋引擎(Generative Engines, GE)」,直接取得摘要化、整合性的回答。在這個全新生態系中,一個內容是否被AI引用,成為影響「可見度」與「流量」的決定性因素。因此,**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**的出現,正是回應這個變化的最佳解方。
從SEO到GEO:內容優化的世代交替
GEO 並不是對 SEO 的否定,而是一種延伸與升級。SEO強調的是如何讓搜尋引擎理解並推薦你的內容,而 GEO 則進一步考慮生成模型的語意理解邏輯,讓你的內容更容易成為 AI 回應的一部分。
這不只是關鍵字的遊戲。AI不會照本宣科地比對字詞,而是根據語境、資訊結構與內容可信度來決定是否引用。因此,在GEO的框架下,創作者需要重新思考:我的內容是否具備良好的語意邏輯?是否有明確引用?是否具備統計資料與可信來源來支撐論點?
科學研究支持:GEO 的實作效益
來自普林斯頓大學與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的研究團隊,在2024年的KDD國際資料探勘會議上發表了題為《GEO: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》的論文,系統性定義了GEO的理論與實踐方法。他們透過大量實驗,驗證了GEO對網站可見度的實質影響。
實驗中,研究團隊設計了多種優化策略,包括「引用來源(Cite Sources)」、「補充引述(Quotation Addition)」與「加入統計資料(Statistics Addition)」等,並應用在特定內容上進行測試。結果顯示,經過GEO調整的內容在生成式引擎回應中的曝光率可提升30%至40%,遠高於傳統SEO策略如關鍵字堆疊的成效。
更重要的是,這些方法對搜尋結果中排名較低的網站幫助最大。例如,原本排在搜尋第5順位的網站,在應用「引用來源」後,引用率竟然增加了115%。這意味著GEO有可能重塑內容生態,讓中小型內容創作者也能獲得公平的可見度。
GEO-bench:首個生成式引擎優化標準測試集
為了讓GEO不只是理論上的構想,研究者建立了名為 GEO-bench 的大型基準資料集,涵蓋超過10,000筆查詢、25個主題領域(從科技到健康,從歷史到社會),並依照查詢目的區分為資訊型、導向型與交易型查詢。
GEO-bench 不僅作為評估生成引擎的工具,也幫助開發者與內容創作者針對不同領域設計出適合的優化策略。例如,歷史與人文領域適合引用名人原話,法律與商業領域則應強化數據與事實支撐。
為了協助大眾實際應用這項研究成果,筆者也特別設計了一個GEO潛力分析工具,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分析自己的文章在GEO-bench架構下的表現,並針對引用率、語意可見性進行優化建議。
🛠️ 使用工具請前往:👉 https://re.25min.co/GEOtool
這款工具特別適合自媒體創作者、內容行銷人員、教育機構與網站營運者,希望能降低GEO的學習門檻,讓每一位創作者都能站上AI時代的內容舞台。
SEO × GEO:雙軌並行的新內容策略時代
我們正站在一個轉折點上。內容不再只是「給人看」,還要「給AI看得懂」。SEO與GEO並不是替代關係,而是互補並行的策略:SEO幫助你在搜尋引擎中被點見,GEO則讓你在AI生成
內容中被引用。前者提高點擊,後者提升語意存在感。
對內容創作者而言,現在就是最佳時機學習如何撰寫「AI友善內容」。從標題設計、段落結構、資料來源,到語意清晰度與敘述邏輯,都是未來AI能否理解與引用的關鍵。唯有同步學會
SEO與GEO,你的內容才能在未來資訊洪流中真正被看見、被理解、被引用。
📌 參考資料Aggarwal, P. et al. (2024). GEO: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. Proceedings of KDD 2024. arXiv:2311.09735v3
📌 關鍵字建議SEO優化|GEO方法|生成式AI搜尋|引用優化|Perplexity排名|GEO-bench數據集|AI語意召回|內容可見度提升|新世代內容策略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