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內容產出不靠靈感靠公式!完整公開我的社群貼文SOP流程

  • 作家相片: 偉凡 謝
    偉凡 謝
  • 6月2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靈感不是等來的,是做出來的。

許多人以為創意內容是「天外飛來一筆」,但我在操作品牌社群時,反而更依賴一套有邏輯、有步驟的內容產製流程。這篇文章,我將完整拆解我的內容 SOP—from 理解品牌 → 釐清受眾 → 找出痛點 → 到視覺呈現——每一步都可被複製,讓創作變得更穩定、有效、有感。

ree

Step 1|從品牌人格出發:你是誰,要對誰說話?

這是所有內容企劃的起點。

我會先問自己兩個問題:

  • 如果這個品牌是一個人,他會是什麼樣子?

  • 他想對誰說話?該用什麼語氣?

🎯 舉例:如果品牌走「質感 × 高價」路線,就不應使用太誇張、過度親民的語言;否則會失去品牌一致性與信任感。


Step 2|釐清TA輪廓:生活樣貌 × 潛在痛點

受眾不是憑空想像的,而是可觀察、可詢問的。

我會採訪品牌、觀察用戶,甚至從生活中的親友入手,描繪TA:

  • 年齡、收入、職業、教育背景?

  • 他們用什麼平台、看什麼內容、在意什麼?

  • 他們遇到的困擾與焦慮是什麼?

📌 沒資料怎麼辦?看身邊人:問媽媽、看同事、翻Dcard,日常語言最貼近共感。


Step 3|從痛點發想切角:你的內容解決什麼問題?

我會問自己這三個問題:

  1. 他們最常卡在哪裡?

  2. 他們會怎麼形容這個困擾?

  3. 我的產品/服務能解決什麼?

👉 記住:消費者不在乎產品多厲害,他們只在乎「這能不能幫我?」


Step 4|用「生活化語言」轉譯你的解方

把解方變成一句打動人的話,而不是產品說明書。

舉例:與其說「這瓶洗髮精含有植物胺基酸」,不如說——

✅「熬夜到兩點頭皮油成炸雞?早上用這罐洗一下,連中午都還清爽!」

🎯 把產品融入生活語境,讓人聽得懂、笑得出來、點得下去。


Step 5|設計是收尾,不是起點

很多人會說:「我們先拍一張美照,再來寫文案。」但正確順序應該是:

想法 → 語言 → 圖像 → 設計收尾

設計不是包裝內容,而是幫助觀眾「理解內容」。


🎁 Bonus|我常用的內容公式(懶人包)


勾注意「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擾?」

說解法「只要這樣做,○○問題就能搞定!」

建共鳴「很多人都在說○○,但你可能沒發現…」

帶轉換「點我了解更多/免費試用/限時優惠」


✍️ 結語:靈感有方法,創作不斷電

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:真正穩定的創作,不靠天賦,而靠流程。

當你掌握這套邏輯,每一次創作都能:

  • 更快速找到重點

  • 更精準打動人心

  • 更有效產出內容


📌 預告|下一篇:創作者的觀察力訓練指南

我將從「創作者的日常視角」出發,分享——如何透過觀察生活、記錄細節,培養「不靠靈感也能創作」的內容直覺!

留言


logo

眾曜智庫學院辦公室
客服專線 02-8275-2299

service@massenlighten.com
220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32巷27號4樓

眾曜智庫股份有限公司
統編:90699029
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77號9樓之5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眾曜智庫
  • Youtube

眾曜智庫學院僅代理販售書籍或影片教材,不涉及推廣需台灣金融服務監管機構獲得許可/註冊的金融服務。若有人冒用本公司名義推廣金融產品,請來電本公司檢舉。

©2024 by 眾曜智庫學院  Privacy

bottom of page